发布时间:2025-04-05 06:36:43 来源:世界资讯网 作者:茉莉
作者:芒来小姐 编辑:阿若来源:壹点灵心理ID:yidianling0你发现了吗?最近几年,大家的人生目标都出奇的一致:追求稳定。工作要选稳定的,大环境不好,私企流动性太大,要考公考编,有“铁饭碗”才不愁; 对象要挑情绪稳定的,也希望自己情绪稳定,遇事不急不躁,面对一切都淡淡的; 交朋友也要稳定,特立独行的人最好远离,容易滋生变数,要找有稳定身份地位、能帮到你的……生活中,这些追求“稳定”的话比比皆是。但这种追求能带来无忧无虑的生活吗?不尽然。很多人追求“稳定”,却不知道自己追求的东西,到底适不适合自己。先来讲一个案例——01你追求的稳定其实是假稳定来访者咨询时,一直把“稳定”挂在嘴边。她的工作很稳定,活不多也不难,工资不高但其他福利挺好。她不太满意的是领导,明明上班可以交代的事,非要让人加班。来访者经常想辞职,但一想到现在大环境不好,走了可能找不到这么稳定的工作,她就舍不得放手。而且这是她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,3年来没学到多少东西,她深知自己在市场上根本没啥竞争力。一面想辞职,一面舍不得,每日的纠结让她很是心累,工作起来也心浮气躁。生活迷茫空虚,随着年龄增大,其他工作机会也越来越少。她得到了最渴望的稳定,可一点也不快乐。来源:pexels除了工作中追求稳定,来访者也希望自己感情稳定。她的男友是高中就在谈的对象,两个人知根知底,双方父母也都彼此熟悉。不管从哪方面看,男生都是绝佳的结婚对象,能给她稳定的生活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,他们相处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。对方看似情绪稳定,但也没什么情绪感知能力,很容易逃避、冷暴力,对什么事情都满不在乎......两个人分分合合,好像没那么爱,但又很难彻底断掉。因为彼此都深知,对方是最适合、最稳妥的结婚对象。他们很怕,彻底分开之后就再也找不到同等条件的了。没那么喜欢,也总比什么都没有强。来源:pexels来访者就这么耗着,犹豫要不要和对方走进婚姻。我问她:“对你来说,稳定为什么如此不可或缺?”她想了一会儿说:“安全感吧,我很害怕改变。”稳定是她躲避改变的“象牙塔”,只要生活一成不变,她就永远也不用长大。可再稳定的选择,在不稳定的世界也很不安全。这些打着“稳定”旗号的躲闪和逃避,其实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安全。02假稳定的本质:安全需要马斯洛在《需求层次理论》一书,揭开了“假稳定”的本质:倘若生理需求得到了满足,吃喝不愁,人们就会生出安全需要,也就是“渴望稳定、避免变数、免受焦虑混乱”。在安全需求的趋势下,我们会成为寻求安全的“机器”。只为安全而活,意味着放弃追求梦想、爱、希望、欲望和成长。转而衍生出强迫倾向,不允许事情出现差错;或者退行到孩童世界里,追求受外界庇护的生活。这种状况下,我们会逐渐成为安全感的“奴隶”。来源:pexels我有另一位来访者,小时候非常害怕失序、不稳定。她的妈妈脾气阴晴不定,上一秒开心,下一秒生气,让她心惊胆战、不知所措。对她来说,不稳定意味着妈妈的苛责、惩罚。她希望妈妈要么总是开心,要么总是生气,不要反复无常,让她猜不透。这个希望,在妈妈身上无法得到实现。她就退而求其次,追求其他方面的稳定,比如每一个玩偶分类摆放,不乱位置。但这种追求只是短暂缓解了不安,甚至,让她对不稳定更加敏感。来源:pexels使她领悟到这一点的,是一次单位发福利,请大家去帕劳潜水。海面下的世界踩不到底,刚下水时她慌得不得了,不断挣扎,脑中不断浮现自己自己溺亡的样子。她紧紧抓住一旁的潜水教练,他是她在不稳定环境中唯一的稳定因素。但潜水教练拿来了她的手,让她看另一个地方,她鼓起勇气转头,看到了有生以来最美丽的风景——一群可爱的柠檬鲨在海中嬉戏,底下是一片七彩珊瑚礁,美得像梦一样。这给她的世界观造成了冲击:原来,忍受一些的不稳定,能得到如此洗涤心灵的体验。不稳定,似乎也没有那么坏。来源:pexels之后的生活里,她开始平衡安全和不安,适度品味一些变数,而不是一昧追求安全感。比如,不再总喝一种咖啡,常喝的品牌出了新品,也点一点换换口味;不再总跟那几个朋友玩,网上认识了聊得来的陌生人,也约着一起吃饭;不再总过一成不变的生活,心血来潮换一下回家路线,交通方式,甚至“说走就走”。这样尝试了一段时间,她发现:她变“迟钝”了,小变数不痛不痒,不再能刺激到她,这给她省去了很多烦恼忧虑。这标志着她正在成为“安全感的主人”,能够自由选择:追求安全,还是追求快乐幸福? 追求稳定,还是追求改变成长?能够忍受更高的心理发展过程中,必然会出现的一些挑战和变数,内心便有了真正的安全稳定。03稳定的秘诀:过适度不稳定的生活我们可以参考马斯洛在《需求层次理论》中总结的方向——人有五种需要被满足的需求:生理需求,安全需求,爱与归属需求,自尊需求,自我实现需求。一个人能满足多少种需求,取决于这个人的内心力量和心智成熟程度。首先,我们要对自己进行现实检验:我当下最渴望满足的需求是什么?是填饱肚子?是安全感?还是被爱、找到归属感?亦或是得到尊重?处在生理需求、安全需求层面的人,很难忍受不稳定;而正在追求爱与归属感、自尊、自我实现的人,则能不同程度地包容变数。检验结果,诚实反应了你内心能忍受多大程度的不稳定。来源:pexels根据这个结果,我们再来探索自己的核心信念:对不稳定的恐惧背后,我恐惧的到底是什么?是吃不饱、穿不暖,还是生命受到威胁?这份恐惧符合实际现实吗?还是只是一种没来由的内心体验?当恐惧出现时,我真的需要停下手上的事情吗?比如,我们正在面临一项有些挑战的任务,此时内心隐隐不安,好像正在遭受威胁。这份恐惧可能会使我们想要放弃,但放弃不一定是明智的。如果这份恐惧跟任务没关系,只是内心的一种体验,处理方式也不要在乎外部,而是从内心下手。比如,做一些正念冥想练习平复心情;自我对话探索恐惧来源;与自我稳定的人对话学习经验。这些努力,可以帮助我们调整核心信念。等核心信念变得比较积极,对不稳定没有那么不耐受,我们再来判断自己要不要停下手上的事情。这时得出的结论,会更加理性、成熟,且有助于我们成为稳定的主人,给与自己安全感。来源:pexels最后,增加「内在确定性」。通常,我们会过度依赖稳定环境,是自己的内在确定性不足。而内在确定性,就是相信“外部世界如何变动,自己也能应对”的一种能力。你可以多问问自己,真正喜欢的职业,想要的生活,擅长的领域到底是什么?很多人就是通过发展第二职业,摆脱了对公司、父母、伴侣、环境的依赖,获得了内在对自己稳定地信任。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,想要向内探索、助人助己,那可以考虑成为一名心理倾听师。一份稳定的副业收入,会松动你对稳定环境的依赖,大大增强自己的内在确定性。我建议大家先花1.9元,体验一下《壹点灵心理倾听学习营》的3天试听课程。结束后再根据自己的体验,考虑是否报名完整课程。扫码获取课程链接(需大专及以上学历)人是一个完整的个体,稳定与不稳定都是TA的一部分。真正的稳定,建立在能够涵容不稳定之上。就像中国道教朴素的处世观:大阴大阳,过犹不及;阴阳调和,稳固坚实。追求十分有安全感的生活,不如追求能够忍受一定不安全感的生活。后者,才是结束不安的钥匙。如果你正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服务,可以考虑壹点灵的心理服务,这里有4.5万名专业心理咨询师,可进行线上或线下咨询服务,他们专业、真诚,且已经准备好,识别下方二维码可预约咨询↓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相关文章